混凝土抗彎強度試驗裝置的廣泛應用
4.5.1 目的及適用范圍
用簡支梁三分點加荷法測定混凝土的抗彎強度,亦可同時測定混凝土的抗彎極限拉伸值以及抗彎彈性模量。
4.5.2 儀器設備
1 試驗機:試驗機或帶有抗彎試驗架的壓力試驗機,其要求與4.2“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試驗”有關規定相同。
2 試驗加荷裝置:雙點加荷的鋼制加壓頭,其要求應使兩個相等的荷載同時作用在小梁的兩個三分點處;與試件接觸的兩個支座頭和兩個加壓頭應具有直徑約15mm抓的弧形端面,其中的一個支座頭及兩個加壓頭宜做成使之既能滾動又能前后傾斜。試 件受力情況如圖4.5.2所示。
3 試模:混凝土抗彎強度試驗應采用150mm×150mm×550mm(或600mm)小梁作為標準試件。制作標準試件所用混凝土骨料zui大粒徑不應大于40mm,必要時可采用lOOmm×100mm×400mm(或515mm)試件,此時,混凝土中骨料zui大粒徑不應大于30mm。
4 應變量測儀器:電阻應變儀一臺,測量精度為1×10—6。
5 應變片(長度一般應不小于骨料zui大粒徑的3倍)及502膠水等。
1一支座
圖4.5.2 抗彎試驗示意圖(單位:mm)
4.5.3 試驗步驟
1 按3.1“混凝土拌和物室內拌和方法”及4.1“混凝土試件的成型與養護方法”的有關規定制作試件。
2 到達試驗齡期時,從養護室取出試件,并盡快試驗。試驗前應用濕布覆蓋試件,防止試件干燥。
3 試驗前將試件擦拭干凈,檢查外觀,量測試件斷面尺寸,精度同4.2.3中3。試件不得有明顯缺陷。在試件側面劃出加荷點位置。
4 測試抗彎曲拉伸應變時,將小梁底面中間段受拉側粘貼電阻片的部位用電吹風吹干表面,然后用502膠水粘貼電阻片,見圖4.5.2。
5 將試件在試驗機的支座上放穩對中,承壓面應選擇試件成型時的側面,按圖4,5.2要求,調整支座和加壓頭位置,其間距的尺寸偏差應不大于:1mm。開動試驗機,當加荷壓頭與試件快接近時,調整加壓頭及支座,使接觸均衡。如加壓頭及支座不能接觸均衡,則接觸不良處應予以墊平。
6 開動試驗機,進行兩次預彎,預彎荷載均相當于破壞荷載的15%一20%,預彎完畢后重新調整應變儀,使應變值指示為零,然后進行正式測試。以250N/s的速度連續而均勻地加荷(不得沖擊)。每加荷500N或1000N測讀并記錄應變值,當試件接近破壞時應停止調整試驗機油門直至試件破壞,記錄破壞荷載。
注 采用100mm×l00mm斷面小粱試件時,加荷速度為110N/s。
4.5.4試驗結果處理
1 混凝土抗彎強度按式(4.5.4-1)計算(準至0.01MPa):
式中:ff——抗彎強度,MPa;
P——破壞荷載,N;
l--支座間距(即跨度)l=3h,mm;
b——試件截面寬度,mm;
h——試件截面高度,mm。
如彎斷面位于兩個集中荷載之外(以受拉區為準),該試件作廢。如有兩個試件的彎斷面均位于兩集中荷載之外,則試驗應重做。
2抗彎極限拉伸值:
1)以應變為橫坐標,應力為縱坐標,繪出每個試件的應力—一應變關系曲線。
2)過破壞應力坐標點,作與橫坐標平行的線,并將應力——應變曲線外延,兩線交點對應的應變即為該試件的抗彎極限拉伸值(準至1x10-6)。
3)如曲線不通過坐標原點時,需延長曲線起始段使與橫坐標相交,并以此交點作為試件應變的起始點。
4)應力按式(4.5.4-2)計算(準至0.01MPa):
式中:σf——彎曲應力,MPa;
P——彎曲荷載,N;
l、b、h——與式(4.5.4-1)相同。
3 抗彎彈性模量按式(4.5.4-3)計算(準至100MPa):
式中:正f——抗彎彈性模量,MPg;
σ0.5——50%的破壞應力,MPa;
σ0.5——σ0.5所對應的應變值(1×10-6)。
抗彎彈性模量取應力從0~0.5ff的割線彈性模量。
4 抗彎強度、抗彎極限拉伸值、抗彎彈性模量均以三個試件測值的平均值作為試驗結果。當三個試件抗彎強度中的zui大值或zui小值之一,與中間值之差超過中間值的15%時,取中間值;當三個試件抗彎強度中的zui大值和zui小值,與中間值之差均超過 中間值的15%時,該組試驗應重做。
5 采用100mm×l00mm×400mm試件時,抗彎強度試驗結果需乘以換算系數0.85。
微信公眾號
移動端瀏覽